close

這一期主婦聯盟的「綠主張」月刊有提到常見海鮮與市售水產可能潛在的問題,我覺得相當實用,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。

 

海帶

平價、養生、環保(對環境破壞小),是好食材。

 

貝類

l   干貝:帶卵帶唇的熟干貝適合用於火鍋等熟食場合;生干貝價格稍高,宜解凍生食;干貝乾最昂貴,多用於調味。生干貝與干貝乾仿冒品與再製品多,品質價格差異大。

l   單枚貝(九孔、鮑魚等):貝類易腐敗,腐敗時易產生異味與變色現象,因此需注意冷凍加工時使用抗氧化劑清洗的情形

 

l   遠洋撈捕大明蝦:經二次結凍,主要風險來自漂白、保鮮、抗氧化劑等化學藥劑殘留,且鮮度較差,易影響口感。

l   近海撈捕大明蝦:一次結凍,品質較好。

l   冷凍大型草蝦:多為進口貨,需注意是否有明確來源,以及添加為避免蝦頭變褐而添加的抗氧化劑

l   小龍蝦:有嚴重的過度撈捕與生態保育問題

 

l   甲殼類腐敗速度極快,死蟹冷藏保存不可超過八小時。較好的保存方式是將活蟹燙熟後再冷凍。

l   冷凍的野生蟹身與蟹鉗:多為二次結凍產品,與蝦類同樣有加工化學污染的問題

l   帝王蟹:另需注意灌水、包冰的重量問題,以及以低價智利蟹或日本油蟹冒充的交易公平性問題。

 

頭足類

l   頭足類為生態圈中較基礎的生物,較無生態環保的問題。

l   發製產品:需留意化學殘留問題。宜優先選擇一次結凍的產品。

 

l   野生撈捕的大黃魚與大嘉臘的數量已較往年減少很多。市面上較常見的一斤上下的小黃魚和小嘉臘多為大陸養殖,品質較差。

l   白鯧數量亦逐年減少中,目前多以金鯧取代。箱網養殖金鯧品質不錯,魚塭養殖者則較差。

 

海鮮加工品

l   市售丸類、魚板常見的添加物包括有豬油(增香)、磷酸鹽(品質調整),食用過量都可能造成人體負擔。宜選擇低脂、無添加產品。

 

食用海鮮時,除了滿足口腹之慾外,同時也應確保產品品質以及對生態的尊重。因此,最好盡量挑選有明確來源、衛生管控佳的在地海產。

(整理自〈安心的年貨水產打哪來?〉,徐承堉,主婦聯盟"綠主張"月刊No.75,2009/12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nyu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